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计税基础)

频道:综合金融 日期: 浏览:30

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简介

摊余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量金融资产价值的方法,通常适用于预计在持有至到期日时持有且不能在活跃市场上出售的债务性金融资产。

一、摊余成本法的适用条件

摊余成本法适用于以下类型的金融资产:

债券

贷款

应收票据

二、摊余成本法的计量方法

使用摊余成本法计量金融资产时,初始成本加上或减去:

实际已获利息

摊销后的溢价或折价

1. 实际已获利息

实际已获利息是金融资产在报告期内实际收到的利息,计算公式为:``` 实际已获利息 = 票面利率 x 账面价值 x 持有時段 ```

2. 溢价/折价摊销

溢价或折价是金融资产初始购买价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摊销的目的是将溢价或折价在金融资产的生命期内平均分配到损益表中。

对于溢价,采用有效利息法,将溢价分配到未来各期利息收入中。

对于折价,采用直线法,将折价平均分配到未来各期利息收入中。

三、摊余成本法的影响

摊余成本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如下:

损益表:

摊销后的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影响损益表。

资产负债表:

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四、摊余成本法与公允价值计量的比较

摊余成本法与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

计量基础:

摊余成本法基于历史成本,而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市场价值。

波动性:

摊余成本法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相对稳定,而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可能存在较大波动。

损益确认:

摊余成本法将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平均分配到持有期内,而公允价值计量将收益或损失立即确认到损益表中。

结论

摊余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量预计在持有至到期日时持有且不能在活跃市场上出售的债务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方法。它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资产价值,平均分配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

相关文章